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5

5.(2)每个教会都

5.(2)每个教会都有四个连续状态或时期;它们在圣言中由“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来表示。前面提到的那些教会当中的每一个教会都有四个连续状态或时期,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说明,下文会依次论述其中的每一个。之所以用时间的交替来描述它们,是因为生在教会,或教会在其中已经开始的每个人都首先进入教会的光,就是诸如黎明和早晨的那种光;后来,他发展到它的白天,爱其真理的人甚至发展到正午;如果那时他停在路上,没有发展到春夏之热,那么他的白天就会朝晚上衰落,最终就像夜间的光,这光会逐渐变暗;然后他在教会属灵事物上的聪明就变成冷光,就像冬季白天的光,这时他的确看见站立在他家附近,或花园里的树木,但这些树既没有叶子,也没有果实,因而像光秃秃的树干。因为教会的人从早晨发展到白天,是为了他可以通过理性之光被改造和重生,这只能通过按照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来实现。若非如此,他的光就会变暗,成为黑暗、幽暗;也就是说,与他同在的光之真理变成虚假,虚假则变成看不见的邪恶。让自己重生的人则不然;黑夜不会临到他,因为他在神里面行走,因而不断处于白天;死后当与天上的天使联系在一起时,他也完全进入白天。启示录中关于新耶路撒冷,也就是新教会,即真正的基督教会的这些事就是这个意思:

那城不需要日头或月亮照耀它;因为神的荣耀必光照它,羔羊就是它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它的光里行走;那里没有黑夜。(启示录21:23-25; 以西结书32:8; 阿摩司书5:20; 8:9)

在圣言中,“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表示教会的连续状态,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马可福音:

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马可福音13:35; 马太福音25:1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时代的完结和那时主的降临。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神说,以色列的磐石向我说;祂必像晨光,如无云的清晨。(撒母耳记下23:3-4)

启示录:

我是大卫的根和后裔,是明亮的晨星。(启示录22:16)

诗篇:

早晨一出现,神必帮助她。(诗篇46:5)

以赛亚书:

他从西珥呼问我说,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啊,夜里如何?守望的说,早晨来到,黑夜也来。(以赛亚书21:11-12)

以西结书:

这地的居民哪,结局临到你;时候到了,日子近了。看哪,那日子!看哪,已来到!早晨已经发出。(以西结书7:5-7, 10)

撒迦利亚书:

必有一日是耶和华所知道的;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因为到了晚上时才有光。(撒迦利亚书14:7)

以赛亚书:

晚上时分,看哪,有惊吓;未到早晨他就没有了。(以赛亚书17:14)

诗篇:

晚间虽整夜哭泣,早晨却有歌唱。(诗篇30:5)

但以理书:

甚至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然后圣所才能正宗化过来;晚上和早晨的异象是真的。(但以理书8:14, 26)

西番雅书:

耶和华早晨在光中施行审判;祂不会间断。(西番雅书3:5)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如果你们能废弃我所立白日的约和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那么我与我仆人大卫立的约也就能废弃。(耶利米书33:20-21, 25)

约翰福音:

耶稣说,趁着白日,我必须作神的工;黑夜来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翰福音9:4)

路加福音:

在这一夜,两个人在一张床上,一个被接去,一个被撇下。(路加福音17:34)

这些经文论述了时代的完结和主的降临。由此明显可知,“必不再有时间了”(启示录10:6)是什么意思,即:教会不会有早晨、白天或晚上,只有黑夜;同样明显可知“一载二载半载”(启示录12:14; 但以理书12:7)是什么意思;以及“日期满足的时候”(以弗所书1:10; 加拉太书4:4)是什么意思。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1

I.时代的完结I

I.时代的完结

II.最后的审判

III.主的降临

IV.恢复,新教会:它的品质


1.主耶和华(Jehovih)的显现

2.早晨,或兴起

3.白天,或发展

4.晚上,或荒废

5.黑夜,或完结

6.主的降临

7.最后的审判

8.新天堂

9.新教会

10.救赎

11.神迹


概 述

1.自创世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四个教会:第一个被称为亚当教会,第二个被称为挪亚教会,第三个被称为以色列教会,第四个被称为基督教会。

2.每个教会都有四个时期,或连续状态;它们在圣言中由“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来表示。

3.每个教会都有状态的四个连续变化;其中第一个变化是主耶和华(Jehovih)的显现和救赎,这时是它的早晨或兴起;第二个变化是它的教导,这时是它的中午或发展;第三个变化是它的衰落,这时是它的晚上或荒废;第四个变化是它的结束,这时是它的黑夜或完结。

教会结束或完结之后,主耶和华(Jehovih)就显现,并对前一个教会的人施行一次审判,把善人与恶人分离,将善人朝自己提入天堂,将恶人从祂自己那里转到地狱。这些事以后,祂从提升向自己的善人中形成一个新天堂,从远离祂自己的恶人中形成一个新地狱;祂在这两者里面建立秩序,以便它们可以在祂的掌控之下,并永远服从祂;然后,祂通过这新天堂在地上逐渐开创并建立一个新教会。

主耶和华(Jehovih)从这个新天堂获得并产生地上的一个新教会;这个过程通过来自祂口中或圣言的启示,以及灵感而进行。

4.摩西在《创世记》头几章描述了在第一个教会,或上古教会,也就是亚当教会相继发生的状态的这些周期性变化;但他是通过天上的代表,以及属于世界并与属灵事物相对应的其它事物来描述的。

5.创世记,以及摩西五经其余经卷的各处也描述在第二个教会,或古教会,也就是挪亚教会相继发生的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6.摩西五经,后来的《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以及先知书还描述了在第三个教会,也就是以色列教会相继发生的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7.新旧约圣言描述了在第四个教会,也就是基督教会相继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使徒书信具体描述了它的兴起或早晨;头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描述了它朝正午的发展;接下来的几个世纪的历史描述了它的衰落或晚上;启示录则描述了它的荒废,甚至完结,也就是黑夜。

8.这四个教会之后,一个新教会将兴起,它将是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以及主亲自在福音书中所预言,并且使徒们所期盼的真正的基督教会。

9.教会逐渐从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中衰落,它也在同等程度上从对圣言的属灵理解和真正意义中衰落。

10.因此,教会在同等程度上离开主,并把祂从自己那里移除。

11.这一切发生到何等程度,教会就在何等程度上接近结束。

12.信之真理或真正的仁之良善荡然无存的时候,就是教会结束的时候。

13.这时,教会陷入虚假和由此而来的邪恶,并陷入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

14.因此,地狱从离世的人中增长,以至于向天堂上升,并遮挡在天堂和教会之间,就像遮挡在太阳和大地之间的乌云。

15.这种遮挡阻止了教会的人获得任何信之真理,从而获得任何真正的仁之良善;相反,取而代之的是被歪曲的真理和被玷污或掺假的良善,这样的真理本身是虚假,这样的良善本身不是良善。

16.然后,自然主义和无神论一起涌入。

17.教会的这种状态在圣言中以“荒废”、“荒凉”和“完结(consummation,经上或译为满盈,结局等)”来表示和描述。

18.当荒废持续的时候,并且完结发生之前,主的降临,也就是主的救赎就会宣布,之后便有一个新教会。

19.在以色列教会仍然存续期间,先知书中圣言的许多经文就宣布了这三点。

20.主的降临。

21.救赎。

22.一个新教会。先知圣言几乎处处论述了荒废和完结,还论述了最后的审判,主的降临,一个新教会和救赎。

23.特别是救赎,拯救唯独通过救赎实现,它是由成肉身的神,也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完成的。

24.救赎的第一部分是彻底征服地狱。

25.救赎的第二部分是把恶人与善人分离,将恶人扔进地狱,将善人提入天堂。

26.最后,按秩序排列地狱里的一切,也按秩序排列天堂里的一切。

27.然后同时教导将属于信的真理和将属于仁的良善。

28.从而建立一个新教会。

29.救赎的最后和有效的原因是人的重生和由此而来的拯救。

30.主因是唯一的救赎主,故是唯一的重生者,因而是唯一的救主。

31.主不能通过祂的第一次降临和随后实施的救赎形成一个基督徒的新天堂,并从中形成一个新教会,因为当时还没有基督徒,但他们通过使徒们的传道和书信逐渐产生。

32.后来祂也不能,因为从一开始就有如此多的异端邪说涌出来,以至于几乎没有任何信之教义在自己的光中出现。

33.最终,随着时间推移,使徒教义越来越被撕裂、拆散,并被可憎的异端玷污或掺杂。

34.这种情形由福音书、但以理书,以及先知书中的“行毁坏可憎的”、“从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的灾难”、“日月星辰的昏暗”来表示,同样由启示录中的“龙”和其它许多事物来表示。

35.主预见了这些事,故由于拯救人类的必要性,祂应许祂会再次降世,实现救赎,并建立新教会,该教会将是真正的基督教会。

36.主亲自预言了祂的第二次降临,使徒们经常发关于它的预言,约翰在启示录中则公开预言了。

37.约翰以同样的方式在启示录中发出关于“新耶路撒冷”所表示的新教会的预言。

38.这第二次救赎实现的方式与第一次的一样(对此,参看23-30节)。

39.也是为了教会之人的重生和由此而来的拯救,作为其最后和有效的原因。

40.迄今为止一直使基督教会荒凉,最终使它完结的虚假主要是这些:

41.他们远离了使徒们所传讲的对主的敬拜,也远离了对祂的信。他们将圣三一与主分离,并将它转化为永恒的三个神性位格,因而转化为三神。

42.他们把得救之信分散到这三个位格当中。

43.他们将仁和善行与那信分离,因为不同时拯救人。

44.他们从那唯信中演绎出称义,也就是罪的赦免,重生和得救,与人的合作无关。

45.他们否认人在属灵事物上的自由意志,因而断言唯独神在人里面运作,而人那一方什么都不做。

46.由此必然产生预定论,而预定论废除宗教。

47.他们判定,十字架受难就是救赎。

48.虚假从这些异端中大量喷发出来,以至于没有一个纯正真理不被歪曲,因而也没有一个纯正良善不被玷污或掺假。

49.教会对此一无所知,也无法知道它的荒凉和完结,直到主在名为《真实的基督教》这部著作中所宣告的神性真理在光中被看到并得到承认。圣言被如此模糊并变暗,以至于连一个真理都不再出现于其中。

50.由于许多原因,这新基督教会没有像以前那样通过任何神迹被建立。

51.但取而代之的是,圣言的灵义被揭示,灵界被披露,天堂和地狱的性质得以显现;还揭示,人死后仍作为一个人活着;这些事超越了一切神迹。

52.如今主正在建立的这新教会,也就是真正的基督教会,将存到永远,这可从新旧约圣言得到证明;而且它自创世时起就已经被预见;它将是之前四个教会的王冠,因为它将拥有真信仰和真仁爱。

53.这个新教会将有属灵的平安,也就是“荣耀”,还有生命的内在赐福,这也可从新旧约圣言得到证明。

54.这些事物将为了与主,并通过祂与父神的结合而存在于这个新教会中。

55.邀请整个基督教界进入这个教会;值得接受主的一个劝诫,祂自己已经预言,祂将为了该教会而降世,并来到该教会。

最后,关于奇迹

1.主降临之前,奇迹在教会施行,是因为那时人们都是外在或属世的,若不通过奇迹,就无法被引到他们的代表性敬拜。在埃及,在旷野,在迦南地,甚至直到现在所施行的奇迹将被列举出来。然而,它们从来没有对世人产生过影响。

2.主降临之后,当人从外在变得内在时,当能够知道的官能被赋予人时,奇迹就被禁止了。此外,如果这种官能受到阻碍,那么人将变得比以前更外在。

3.奇迹会废除真正的神性敬拜,引入以前的偶像崇拜;如许多世纪以前所发生的那样。然而,后者并不是神迹,而是古代的术士所施行的那种奇迹。

4.如今取代奇迹所发生的是,主自己的显现、进入灵界,以及那里直接来自主的光在诸如系教会内层事物的那类事物上的光照。不过,最重要的是圣言灵义的打开,主在灵义中处于自己的神性之光。

5.这些启示不是奇迹;因为每个人就其灵而言,都在灵界,只是没有与他在自然界中的身体分离;然而,我却有某种分离,尽管只是在我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方面分离,在意愿方面没有分离;至于灵义,主通过灵义而与所有以在那光中的信靠近祂的人同在,并通过灵义而在人的属世之光中。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1

1.诚然,名为《真实的基督教》这部著作已经论述了这三个主题,即时代的完结、主的降临和新教会。它们之所以有一个续,是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时代的完结,为何主的第二次降临必须发生,或一个新教会即将到来;然而,先知和使徒圣言都论述了这三个主题,启示录则充分论述了它们。旧约的先知圣言论述了这三个主题,这一点向我清楚显明了,因为我被恩准通过灵义将它打开了;同样,被称为启示录的新约的先知部分也论述了它们;它们也在福音书和使徒圣言中,这一点从下面的经文清楚看出来。由此可知,若没有关于时代的完结、主的第二次降临和新教会的知识,圣言可以说是关闭的;只有知识才能打开它;这些知识就像打开门让人进来的钥匙。当圣言是这种情况时,隐藏于其中,如同隐藏于海底的宝藏就会呈现在眼前;因为圣言的最底层只有宝藏。在这个附录或续中,我将以如在著作本身中那样的方式在前面加上概述,这些概述将从圣经中得到证实,并根据理性进行说明。

注:1.该附录在《真实的基督教》这部著作的15, 177, 343, 485, 627758节是承诺了的。

揭秘启示录 #153

153.对此,我补充

153.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是关于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唯信称义之人死后命运的:
⑴心跳停止后第三天,他们便死亡,其灵复活。此时,他们觉得自己还在肉体中,和在世时一模一样,以至于他们只知道自己还活在以前的世界。然而,他们已不在肉身中,而是在灵体中。灵体呈现在他们的感官面前,他们的感官也是属灵的,虽看似是物质的,其实并不是。
⑵一些时日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世界有各种不同的社群。这个世界被称为“灵人界”,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灵界的无数社群都照着属世的情感,无论善恶,而奇妙排列。有些社群照着良善的属世情感与天堂相通;有些社群则照着邪恶情感与地狱相通。
⑶新来的灵人,或属灵人被引导和转到各种社群,有善有恶,并接受检查,以查看他是否被真理打动,以哪种方式被打动;或是否被虚假打动,以哪种方式被打动。
⑷他若受真理影响,就从邪恶的社群退出,然后被引入良善社群,还被引入各种社群,直到进入与他自己的情感相对应的社群,他便在那里享受与这情感相一致的良善。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脱去属世情感,披上属灵情感,然后被提入天堂。不过,这种情形只发生在那些在世时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身上;而仁爱的和生活就在于信主,并避恶如罪。
⑸相反,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信,甚至坚持唯信称义的人则不会被真理打动,而是被虚假打动。他们还将仁之良善,也就是善行,从得救的方法中排除出去,于是便从良善的社群退出,然后被引入邪恶的社群,也被引入各种邪恶社群,直到进入与他们自己的爱欲相对应的社群。因为凡喜爱虚假的人也必喜爱邪恶。
⑹不过,由于在世时他们外在伪装出良善的情感,尽管内在无非是邪恶的情感,或私欲,所以一开始,他们轮番被保持在外在。那些在世时曾领导过团体的人在灵人界也到处被委以管理社群的职权,至于是总体上管理还是部分地管理,则取决于他们所曾履行过的重要职责。但由于他们既不爱真理,也不爱公义,还不能在认识何为真理与公义上得到启示,故一些时日过后,他们就被解雇了。我曾见过这种人从一个社群被转到另一个社群,无论在哪里都被赋予某种行政职位,可经常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⑺由于频繁遭到解雇,有些人出于厌倦而不再寻求职位;有些人则因害怕丧失名声不敢再寻找。于是,他们退到一旁,忧伤地坐着,然后被引入旷野。那里有些村落,他们进入村子,被交付了某种工作,只要做,就能获得食物;要是不做,就会挨饿,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为必需品所迫。灵界的食物和我们世间的很相似,只是出自一个属灵的源头,是主照着他们所发挥的功用而从天上赐给各人的。懒人什么也得不到,因为他们毫无用处。
⑻一段时间后,他们厌倦了工作,于是便离开村子。他们若曾经是牧师,就会渴望建造。立时就有一堆凿成的石头、砖、梁、木板,以及成堆的芦苇和蒲草、粘土、石灰、柏油出现。一看到这些材料,建造的激情就在他们心中点燃。于是,他们开始建房子,一会儿取石头,一会儿取木板,一会儿取芦苇,一会儿取泥土,并将这一个摞到另一个顶上,毫无秩序。但在他们自己眼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他们白天所建的,到了晚上就塌了。第二天,他们从废墟中收集材料,重新建造。这一过程不断反复,直到他们厌倦建造。这一切的发生是由于对应,因为他们曾搜集虚假以确认唯信得救,这类虚假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建立教会。
⑼厌倦以后,他们就离开了,无所事事、形单影只地坐着。由于如前所述,懒人从天上得不到任何食物,所以他们开始感到饥饿。于是,他们只能思想如何得到一些食物缓解饥饿。当他们处于这种境地时,有人来到他们这里,他们便向这些人乞讨。他们说:“你们为何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呢?跟我们回家,我们会给你们工作去做,并给你们吃的。”于是他们高兴地起身跟这些人回家,在那里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工作,并以工作换取食物。但是,凡确认信仰的虚假之人都无法做有善用的工作,只能做有恶用的工作,他们也无法忠实做工,只是为了名利而装模作样。因此,他们会抛弃工作,只想着聊天、交谈、闲逛、睡觉。他们的主人就不再劝他们工作,他们因没有用处而被打发离开。
⑽他们被打发离开后,眼睛就开了,于是看见一条路通向某个洞穴。他们到了洞口,门就开了。他们便进去打听有没有吃的。当被告知有吃的时,他们就请求留在那里。得到允许后,他们被引入洞中,身后的门也关闭了。这时,洞穴的监工来对他们说:“你们不能再出去了。看看你们的同伴,他们全都在劳动,只要劳动,就能从天上得吃的。我告诉你们这些,是叫你们知道这里的情况。”他们的同伴也说:“我们的监工知道每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每天给予分配。完成当天的工作,你们就能得到吃的,否则,既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任何人若恶待另一个人,就被扔到洞穴的一个角落里,在一张受诅咒的尘埃特制的床上受到惨痛折磨,直到监工看到他有了一些悔改的迹象,他才得到释放,被勒令做工。” 他还被告知,每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后,可以闲逛、聊天,然后睡觉。他被带进洞穴的更深处,那里有妓女。每个人都被允许从中挑选一个作为他的女人,但严禁滥交,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
⑾地狱就是由这类洞穴组成的,这些洞穴无非是永恒的劳工房。我蒙允许进入并参观其中一些洞穴,好叫我公之于众。他们看上去都很卑贱,也无人知道他们在世时的身份或地位。不过,与我同在的天使告诉我,这人在世时是个仆人,那人是士兵,这个是将军,那个是牧师;这个出身高贵,那个是富翁。然而,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自己现在是奴仆,有相似的同伴。因为他们内在相似,尽管外在不一样。在灵界,正是内在秉性把所有人聚起来。这就是那些丢弃仁爱的生活,因而在世时没有过仁爱生活之人的命运。
⑿地狱总体上无非由这类洞穴和劳工房组成,不过,撒旦的居所不同于魔鬼的。撒旦是指那些处于虚假,并由此处于邪恶的人,而魔鬼是指那些处于邪恶,并由此处于虚假的人。在天堂之光下,撒旦好像死尸,其中一些黑如木乃伊。在天堂之光下,魔鬼却呈现黝黑而火红的色彩,其中一些黑如煤烟。他们全都有畸形可怕的面孔和身体;然而,在他们自己的光(这光如同火炭之光)中,他们看上去不像怪物,而像人。这是迁就他们,好叫他们能彼此往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